【體驗】Taj Mahal Tower Mumbai
※行程※
品牌:Taj Mahal Tower Mumbai
住宿期間:2019/12/21~12/24 (3 night)
房型:Superior Room City View King Bed (16F換到10F再換到19F,同樣房型)
房價:平均一晚13,381印度盧比,合台幣約5,690元(含早餐及政府稅)
※背景※
Taj Hotels集團是印度最大的旅館集團,其母公司就是著名的TATA集團,印度最大的企業體。說到孟買的Taj Mahal Tower,不得不談到在它隔壁的Taj Mahal Palace。
傳說中,由於TATA集團的創辦人不滿英國人所營運的高級酒店不讓他進入,因此就自己創辦了一間高端酒店。Taj Mahal Palace成為TATA集團下的第一間酒店,並且於1903年12月開幕。建築與室內設計融合了印度教及英國殖民(維多利亞時期)的元素。
百多年來,Taj Mahal Palace招待過諸多世界名人,例如:披頭四、賈桂琳歐納西斯、柯林頓、歐巴馬…等等,Palace大廳一隅的牆面有這些名人在酒店裡的照片與簽名。而在Palace和Tower可以看到較多一些的西方面孔,相信都是因為Palace在歷史上的盛名而來。
而在2008年的孟買恐怖攻擊事件中,Taj Mahal Palace成為其中一個目標,主要是由於這間酒店的住客大多身分地位高,恐怖攻擊選這個地方更容易受到全世界的矚目與心慌。大概也因為如此,Taj Mahal Palace (連同隔壁的Tower)是戒備森嚴。Palace本身的偌大的門面、廊道已不具完整的功用,主要進出只有廊道中間的一小段,才能控制動線,讓每位進入酒店的客人都要經過安檢門、行李走X光機輸送帶,甚至食物也是如此。(真的可惜了這些廊道,Ground Floor的精品品牌櫥窗也帶不動門面的氣派了!!)。其實全印度的高端酒店都會把自己用圍牆圍起來,統一動線進出,但這會讓人潮車潮都擠在同一個地方,原本大氣的門面,頓時讓人覺得擁擠狹小許多。
而矗立在Taj Mahal Palace隔壁的,就是Taj Mahal Tower,於1973年開幕,主要是走高端、商務的路線。Palace與Tower兩間加起來擁有560間客房及44間套房,11間餐廳與酒吧。由於Taj Mahal Tower原本設計為Taj Mahal Palace的側翼,所以兩棟建築物間有室內的通道,且共同使用彼此的餐廳與大廳。但各自擁有獨立的大門,讓可以讓各自的旅客方便進出,並分散大廳門口安檢的人流壓力。
會選擇入住Tower,主要是因為它就位於孟買主要的觀光區域Colaba。步行即可抵達印度門(Gateway of India)、濱海大道、博物館與著名的火車站。而被這間酒店的故事吸引,絕對是選擇它的重要因素。但在入住Tower之後,儘管在房務部分有超出期待的表現,但若有機會再度造訪孟買,我不會選擇入住Taj Mahal Tower (Palace住不起)!為什麼?接下來就來交代這部分。
※靠北時間※
抵達Tower的時間大約是下午兩點。一進大廳,鬧哄哄地像個菜市場。但這也是能理解的,畢竟Palace加Tower共5百多間房,需要應付的顧客眾多,若再加上只是來飯店參加活動或聚餐的顧客,人潮就會更多。進到大廳,有服務人員在我額頭點上硃砂、掛上一串項鍊,象徵祝福之意,但因為人潮眾多吵雜,很難讓人心情平靜。此時,我的行李箱已經被送去X光機檢查,待會checkin時,把行李牌交給服務人員,就會有人送到房間。
Checkin櫃台沒甚麼人排隊,主要是櫃台主管會派員陪同,帶顧客進房間,並且在房間進行checkin的流程,包含:使用平板電腦拍下護照、上傳系統,並且同樣使用平板電腦外接無線刷卡機,做房費刷卡預授權。到目前為止,會覺得這整個過程挺棒的。但災難才要開始。以下就條列式災難。
>入住前兩晚,訂房組email一個線上付款網址,可以提前付款。但金額完全錯誤。確認信是三晚4萬初盧比,但線上付款金額被設定為6萬初盧比。我當然沒刷,並且回信給訂房組,詢問到底是多少錢。而後收到兩封回信,一封是確認三晚4萬初盧比,並且提醒我可以到飯店後再進行付款。另一封信的內容卻是說:由於我曾經將四晚的訂房改為三晚,而付款連結的房價設定是四晚的價格;這封信沒有任何致歉,也沒有改變付款連結的房費;當然,三晚4萬初盧比、四晚6萬初盧比,用心算也知道四晚的價格不該是6萬啊!歸咎到我變更訂房晚數,是甚麼邏輯!
>進到房間後。等了快一小時,我的行李還沒送到。致電Guest Service。15分鐘後,行李送來,行李員說先前是送錯房間!還拿出行李牌說:你看,這個數字誰看得懂啊!(傻眼)
>第一晚的晚間10點多,房間內開始有董茲董茲的竄音。很大聲。我又再度致電Guest Service,酒店派人來房間確認,的確是聽到很大聲的董茲董茲,當下就跟我說:應該是頂樓酒吧的音樂聲。大約15分鐘後,我收到電話,問我願不願意換房間。當然是願意的啊!都快11點了,還那麼吵。於是,大約11點時,我把行李打包好,搬家!
>第一晚的11點多,我換了新房間。沒了噪音,卻有很濃的異味,很像是體味的異味。我當下就反映有異味,這房間不行。但房務人員說,會立刻派人來清理一下,並且帶上空氣清淨機。我想說,我也累了,既然能立刻處理,就讓他們處理吧。第一晚,就是伴隨著異味入睡。
>第二天,我外出走day tour。原本以為在新的一天,房務打掃之後,就沒問題。但下午,回到房間後,異味還是很重!我只好再度致電Guest Service。這次,在電話中就表示要換房間。我再度打包行李,15分鐘後換到新房間。所以,一開始的兩天一夜,是處在非常糟糕的狀態。
※進入超越預期的兩晚※
>進到第三間房間,房務人員還在整理,但整裡的不是床鋪或浴室,而是在進門處的地上排上花瓣,一種迎賓的概念。床頭附上舒眠精油。以及阿育吠陀有紀載,假如把礦泉水放進純銅的容器裡,水質會更淨化,隔天早上喝進肚子,有助於身體排毒。(我是有喝啦,沒拉肚子就是了!)
>第三天早上、用完早餐,我出門閒晃,最後再步行回飯店。前後大約五小時,總共步行距離約5-6公里,腳很累很痠。回到飯店後,看到地上那一盆,就讓人笑到翻掉。一種道歉更進化的概念。除了門口處的花瓣重新安排過、還提供在房間裡泡腳,另外,房務人員還在我筆電旁附上一塊滑鼠墊。關於換了兩次房間的經歷,現在飯店極其用力地想逗我開心。我根本沒想到或期待會有這些花樣!而房務的樓層負責人在我回到房間後,再度敲門,想要確保我很開心。並且說明天還會再給我一盆泡腳。
>的確,之後的三天兩夜裡,樓層的房務人員是極力地展現服務的熱誠,甚至在我早上踏出房門時,房務人員特地衝出來跟我道早安。這些都有助於拉抬我對這家飯店的印象。但說實在的,第一晚及抵達前的經驗,真的是讓人覺得非常不爽!
※再度進到靠北時間※
>回到台灣,都1月快中旬,Taj InnerCircle的點數沒有進帳。我是透過官網訂member rate。寫信去Taj InnerCircle尋找我的missing stay。兩天內就解決問題,並且收到email回覆。但是,我的Taj InnerCircle會員帳戶仍然沒有任何點數進帳。再過了兩天,我再度回信詢問,依然很有效率的回覆,信中的內容是:在點數進入您的Taj InnerCircle帳戶後,點數就被轉換至Shangri-La Golden Circle。我傻眼了。兩個會員帳戶是有相互連結的制度,但我可沒看到有自動轉換的條款啊!而我的Golden Circle帳戶中,也沒有任何點數轉入。我累了,不想跟印度人周旋了!(結案)
※看圖片吧※
大廳:很大,但挑高不高,燈色偏黃偏暗,人潮很多、偏吵雜。一排checkin櫃台,checkin櫃台的服務人員有點冷漠,應該是人潮太多太忙了!另一排是concierge櫃台,我個人覺得求助於concierge,對我沒產生幫助。
梯廳:電梯等候的區域,反而讓人覺得寧靜舒適。電梯內的設計很特別,金屬色澤的紋路、圖騰,和鏡子的搭配,非常的有異國風味,但是也搞不清楚是哪一種異國感。
大廳其他:由於時值聖誕節檔期,所以很多聖誕節擺飾。餐廳前還擺了一座很大的薑餅屋。晚上請視障孩童在大廳唱聖誕歌曲。我覺得,這些應該都是想要給西方人看的,當地人主要是印度教、以及少部分的回教、佛教,都不過聖誕節的!
餐廳一隅:Lobby旁的餐廳,是全日餐廳,在這裡用早餐。牆面掛滿許多名人的照片。由於每天早餐的用餐人潮眾多,我也沒啥機會好好拍照。
客房:房間很大,大約30平米。換了兩間房,包含第三間,都是同一種房型。由於主打高端商務,所以仍準備了完整的辦公桌。每間房間都附有一個小陽台,但這個陽台的功能性不佳,主要是外面的空氣不好、街道上的喇叭聲不斷,若打開陽台門,反而會搞糟整體的住宿體驗。另外,陽台上的窗框是附上紗窗,以防止蚊蟲入侵。
浴室:乾濕分離。空間頗大。比較有趣的設計是淋浴間與臥室的牆面,是用兩片強化玻璃,內夾百葉窗,當百葉窗拉起,臥室和浴室間的通透感會更強。另外,備品給得很大方,抽屜裡少了哪一項,隔天就會補齊。唯一讓我覺得比較不妥的,就是把毛巾都收納在抽屜裡,而拿出毛巾時,會覺得毛巾潮潮的、不夠乾燥。
這是一間很有歷史故事的酒店。打開電視機,會有一個頻道在循環播放關於這個酒店的歷史故事,而且是屬於微電影的形式,顯示出這家酒店多麼努力在講這個酒店品牌的故事,企圖讓顧客能被這些故事吸引。而住宿的過程裡,發生了一些讓人難以忘懷的事,儘管房務人員期望能在後續的服務裡,挽救一切,而我也覺得他們的努力,有達到挽救的目標,但假如再一次造訪孟買,這家酒店可能不會是我的首選。
【更多內容,請關注「海森飽嗝財經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