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不是產經】印尼紀錄片Eksil。他們是印尼流亡學生,也曾是PKI共產黨員

圖片
  這部紀錄片,可以算是我接續 Netflix 影集香菸女孩 (Gadis Kretek) 之後,進一步瞭解印尼在 1965 年、及其後所發生的事。關鍵字圍繞著共產黨 (Partai Komunis Indonesia , PKI) ,當然,當初印尼排華的起始點,也由此開始。 1965 年 930 事件後,印尼流亡學生的口述史 Eksil 是以口述歷史的方式,陳述 1965 年 930 事件後,印尼流亡學生的現況與回顧。 印尼共產黨 PKI ,早在印尼獨立 (1945 年 ) 前、大約是 1920 年初期就成立,同樣參與印尼獨立運動。 1945 年印尼獨立後, PKI 開始成長茁壯,在 1950 年代末期成為印尼第四大政黨。 在印尼首任總統 Soekarno 蘇卡諾期間,約在 1950 年代末 ( 我沒記錯的話是 1958 年 ) , PKI 綁架了 6 位 (or 7 位 ) 的政府軍官,惹毛了政府。 Soekarno 隨後就任命 Suharto 蘇哈托為軍方第一把,應該算是國防部長或總司令。 再隨後, Suharto 成為印尼第 2 任總統, 1965 年則開啟黑歷史,共產黨清洗。這清洗不只是牽涉到整個印尼領土內的共產黨員,也包含華人,我們印象中印尼排華的起始,也是來自於這段歷史。 PKI 黨員身分,喪失國籍、身分,也被長期監控 紀錄片中的主人翁,在 1950 年代後期,都曾加入過共產黨。在共產黨挾持軍方將領前,他們受到政府獎勵,前往蘇聯、中國、捷克 ... ,等等前共產國家留學。 1965 年,他們也都才 20 幾歲,大多隻身出國留學,也原以為沒隔幾年,就會學成歸國。但 Suharto 的共產黨清洗 (Suharto 所謂的 New Order ,以對比 Soekarno 的 Old Order) ,讓他們在留學期間兩面不是人。 (New Order/ Old Order 有種 Star Wars 的感覺 ) 像是蘇聯政府要求他們發表聲明,譴責印尼政府清洗共產黨的舉動。有些人順從、有些人不順從。但對於當時的印尼政府而言,他們就是共產黨員、共產黨的一部份,因此,取消了他們的印尼護照,從此成為無國籍的人。 而像是蘇聯或其它前共產國家的政府,則仍視他們為印尼人、反共的代表,因此,這些主人翁們不僅是喪失了國籍,也在留學的國家,被該國

【觀光】來談一下在過去幾年旅遊產業新創圈中的熱議話題: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旅遊產業新創圈中的熱議話題: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甚麼是「中心」,要去掉的是甚麼?


>>以往的舊時代裡,當我們想出去玩(尤其是出國玩),我們想到的是挑一家品質好、信譽佳的旅行團,它會幫我們安排好交通/機票、住宿、餐飲、景點行程與門票、以及各式證件。我們繳一筆錢、給導遊和領隊一些小費,就自然搞定整個旅遊過程的大小事。

>>而「中心化」,指的就是這些旅行社所扮演的角色。當然,「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就是想要弱化這些旅行社在我們旅遊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地位。

當然,這樣說明看起來很簡單,好像我們消費者只要甚麼事都自己來就好了!其實不然。


※看一下旅遊產業價值鏈,才會知道「去掉」之後,我們面對的是甚麼!※



>>在旅遊價值鏈中,從一開始決定目的地後,要手刀搶訂飯店和機票,再來就是進行歡樂的旅遊行程,玩得開心的同時,也要順便吃喝購物,最後帶著美麗的回憶回家,心裡想著下一次會再度出遊不知道是何時。

>>在過去的日子裡,「旅行社」是串起整個旅遊價值鏈的重要角色。主要是由於旅遊資訊的不夠發達,一般消費者不知道如何透過一己之力,買到便宜的機票、訂到划算的飯店、以及到了當地該怎麼解決交通、景點、吃喝等等的問題。這時候,所謂的「中間」或稱「中間商」,也只有一個角色存在,就是傳統的「旅行社」。而當旅遊書籍越來越多、主題和目的地遍及全世界,甚至是網路興盛後,各種論壇、討論區、部落客的分享,讓消費者有更多的管道學習如何自己安排行程。

>>隨著消費者越來越希望能自主安排旅遊行程,在這個時期裡,最流行的詞彙叫做「機加酒」。消費者依然是透過旅行社來購買機票和代訂酒店,而航空公司與酒店業者也大幅度依賴旅行社做為銷售通路。消費者在這個時期裡,尚無能力直接與航空公司和酒店接觸,主要是由於資訊傳播的不對稱,消費者無法很透明化地知悉哪些航空公司、在哪些日期和時間點飛往消費者期待的目的地;同樣的,消費者也無法像現在到處自由地搜尋酒店和比價。因此,旅行社的「機加酒」包套,成為消費者最容易接觸到較多且較完整訊息的商品。而這個時候,「中間商」的角色只存在於「機加酒」,也就是傳統旅行社是消費者與航空公司/酒店之間的中介;而旅行社開始無法參與整個旅遊價值鏈的中後段,所謂的旅遊價值鏈在傳統旅行社眼中,出現「斷鏈」的狀態。但傳統旅遊價值鏈的中介形式,並沒有完全消失,只是當消費者自主規劃的意識和能力越強,傳統的中介型式就會慢慢減少,換句話說,旅行社無法完全靠「旅行團」來支撐營收,旅行團的行程設計開始要具有高度獨特性和特殊性,才能讓消費者捨棄自由行而跟團。

>>而當電子商務的發展越發蓬勃,旅行社由街邊店面的服務延伸到網路上,航空公司從過去以旅行社為主要通路,也開始透過電子商務接觸直客的生意,酒店業亦然。當消費者意識到可以自己完成整個旅遊價值鏈中幾乎大所有的事,自然會冒出現一群熱愛「自由行」的消費者,開始嘗試自己掌握所有行程安排。在這個年代裡,消費者自己直接跟航空公司訂票、透過OTA(線上旅行社)搜尋及代訂酒店,然後自己走自己的行程,無拘無束。旅行社站在「機加酒」中間商這部份的角色開始動搖,傳統旅行社在旅遊價值鏈中的中間商角色全面撤守

然而,我們會發現行旅行社站在「機加酒」中間商這部份的角色,影響衝擊力道最大的,應該是航空公司與旅客之間的關聯,酒店的部份反而影響較小。最主要幾個主要因素,讓消費者開始捨棄透過旅行社代訂機票及開票:第一、網路資訊發達,消費者可以在網路上輕易查到哪些航空公司能飛抵自己所規劃的目的地,不再需要透過旅行社的協助。第二、透過旅行社訂票、開票,消費者需要在票價中(內含)給付旅行社傭金或服務費,而當航班有異動或行程必須變更時,消費者必須透過原本的旅行社處理票務問題,然而,旅行社的人員並不是24小時standby;相對的,在電子商務發達的年代裡,消費者直接與航空公司訂票、開票,除了不需要再額外給付給中間商傭金或服務費,任何航班異動或行程更改,消費者可以自己直接與航空公司聯繫。第三、航空公司在同樣出發日期、同樣航班、同樣艙等,所放出給自己官網或其他旅行社的票價,都是一致的,而旅行社所顯示出的票價則是基於航空公司所放出的價格,再加上傭金或服務費,換言之,航空公司的官網票價肯定會是最低(或者相對較低)的價格(當然,這是針對散客,團票就是另外一個操作模式)

但酒店與旅行社或OTA(線上旅行社)的依存關係,就沒有像航空公司般,能有那麼多自主的權力。最主要是由於這個世界上酒店百百多,儘管在酒店產業裡有許多連鎖、世界知名品牌,但它們在東京有沒有酒店,有哪幾家、位在東京的哪個位置、價格如何,由於訊息來源眾多,消費者很難憑一己之力搜尋或比較完所有的酒店,並有所取捨。不像航空公司,雖然這世界上的航空公司也是有很多,但飛航的航點都是由航權申請分配而來,例如:從台北能夠飛往東京的航空公司就那幾家,讓消費者從幾家航空公司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航班,較不會出現選擇障礙。也因此,在消費者取得訊息的難度高和比價的心態下,OTA(網路旅行社)在代訂旅館的角色上,就更為穩固;更何況酒店業在資訊科技的投資上,總是落後其他產業很多很多,因此,除非是大型連鎖品牌酒店能自建官網和官網訂房系統,否則,很多中小型的獨立品牌,只能透過傳統旅行社或OTA做為分銷體系。所以,我在之前的文章「(2019/10/07) 【旅館】酒店業者與OTA的競合:還是好好地合作當朋友吧!」中提到「全球酒店業房間銷售的產值中,有八九成是由ExpediaBooking.com、以及中國的攜程等三大集團所創造,它們投入大量的資金建立訂房平台、行銷及分銷體系,我們拿甚麼跟它拚?」

※最後,「去掉、De」的是舊型態的旅行社經營模式,新型態的旅行社占得中間商的角色位置※

>>傳統旅行社「中間商」的角色弱化至此,過去幾年間旅遊新創圈熱議的詞彙「去中間化」又是怎麼一回事?看起來像是要把傳統旅行社往死胡同裡打,然後旅遊新創再以新型態的中間商角色閃亮登台。當消費者開始自己訂機票、訂酒店、規劃吃喝玩樂行程,傳統旅行社存在的價值已經不在,但有趣的地方在於,旅遊新創(諸如:KKdayKLOOK…等目的地旅遊公司)標榜著讓消費者可以自由組裝行程,省卻自己安排交通或在地半日/一日遊的行程;這些旅遊新創業者順著消費者旅遊行為的改變,重新在旅遊價值鏈中占得角色,成為新的中間商。所以,去中間化到底最後去掉了誰?簡單來講,只是把舊型態的旅行社營運模式去掉,填補進新型態、新經營模式的旅行社罷了!

※拆解「目的地旅遊平台商業模式」後發現,就是把傳統旅行社「統包」轉變成為「零組件零售」※


>>這部份我就不多說,直接看圖解比較快。總之,目的地旅遊平台將傳統套裝旅遊行程拆解為「零組件」的形式;強調自主規劃/需求彈性、在地特殊體驗、且能短時間/即時確認訂購。平台商為整合、包裝、傳遞產品的角色。透過跨境電商模式,全球銷售各目的地的行程;並且在特定國家落地(設立辦公室),透過在地合作、經營社群、在地行銷,給予當地消費者適合的商品(ex. Muslim律法不能銷售某些行程)

>>傳統旅行社的舊經營模式受到旅遊行為改變的挑戰,在旅遊價值鏈中出現斷鏈,但這不表示傳統的營運模式將不在存在,而是既有模式的套裝產品得更具獨特性與產品力,這種旅遊套裝產品的特性,肯定是被視為對自由行具有較高難度的規劃。而新的目的地旅遊平台商業模式興起,用零組件銷售的模式,碎片化地將整個旅遊價值鏈串起來;但零售產品線這麼多,有交通票券、網卡、在地旅遊或體驗行程等等,並不是想像中簡單地把傳統的旅遊包套行程整包拆開來賣,而是得重新建立供應商的管理與價格談判的能力。所以,舊的、急於轉型,新的,仍在燒錢

最後,再額外提一下「中間商」不是只出現在旅遊(酒店/航空公司/行程安排)這些事上,在餐飲零售領域也是所見多有啊!以餐飲為例,餐廳一直是直接面對、直接服務消費者的角色,當餐廳業者無力自行獲取客源,得透過訂位或票券平台(如:ezTableGOMAJI…等等)導入,定位或票券平台就成為餐廳業者的中間商,它們收取3%~10%不等的傭金,有代賣餐券的、有導入流量抽傭的。不論是航空公司、酒店業者、餐飲零售業者 vs 中間商哪一種關係,彼此的合作模式與策略都有所不同。不管是站在哪一方的角色,都得依據市場/產業和消費者行為的變化而有所調整。完全的依存絕對不是最好的方式;完全的切割也絕對不會是最好的策略。之後,會再針對這部份,撰寫一篇關於酒店、餐飲、零售等觀光次產業的各種通路策略。

【延伸閱讀】
(2019/10/07)【旅館】酒店業者與OTA的競合:還是好好地合作當朋友吧!

【一鍵閱讀所有「觀光業產業經濟」相關文章】


【更多內容,請關注「海森飽嗝財經筆記」】
部落格@blogspothttps://hysunburger.blogspot.com/



留言

延伸閱讀

【信用卡】發卡銀行不是吃素的—etoro出金實例看到撸羊毛的風險

【體驗】台北飛峇里島哩程票,國泰航空商務艙及貴賓室(上)

【信用卡】美國運通簽帳白金卡 AMEX Platinum vs 花旗 Citi Prestige—主打生活型態的頂級信用卡在疫情下對市場的回應

【飯店】關於飯店業的Loyalty Program(一)--不太淺淺地談台灣高端飯店不太算忠誠度計畫的Loyalty Program:餐飲折扣會員卡

【觀光產業數據追蹤】2020Q2:台灣觀光旅館營運統計分析

【海森飽嗝財經筆記】部落格文章總表與連結

【餐飲】台灣人真的很愛吃,而且無視外食物價指數成長,餐飲營業額總是年年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