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點數經濟,說不定也會有物價上漲、點數貶值的通貨膨脹擬態出現
大概就在幾年前LINE Point冒出頭的時候,我開始對於「點數」產生興趣,一方面是LINE PAY聲勢浩大,另一方面,2017年的LINE PAY信用卡給3% LINE Point回饋,實在很厲害。在那時候,稍微研究了一下LINE Point的點數價值和兌換機制,畫出了一張點數生態系的圖。
分析繪圖:海森飽嗝 |
累點通路:在零售、餐飲、旅宿…等等消費場景,透過支付行為得到點數。通常,點數平台會以綁定行動支付(例如:LINE PAY/ Pi…等等)或信用卡支付等方式,以點數回饋給消費者。當然,若是綁定行動支付,這就攸關於各通路是否支援行動支付付款(通常是QRcode付款)。所以,點數平台在某種程度上扮演著推動行動支付的角色,廣泛簽下各種通路,才有辦法推動消費者使用他的付款機制及點數回饋。當然,點數平台掌握了消費者的支付行為模式,在這種啥事都講求大數據分析的前提下,最後點數平台會變成很有力量的廣告行銷(導流量)的角色。
兌點通路:在零售、餐飲、旅宿…等等消費場景兌換點數,點數以特定匯率兌換為現金,現場折抵消費。目前常看到的 1 LINE Point = 1元現金;300 OpenPoint = 1元現金;1 PChome Point = 1元現金。但這些點數畢竟不是正式貨幣,因此,兌點場景通常會受到限制,這限制來自於點數平台與各類通路之間的合作是否廣泛。
點數交換:各個點數生態系具備固定匯率可相互兌換,可讓單一點數生態系延伸。由於點數並非正式貨幣,所以若想把點數的應用場景擴大,除了點數平台很努力地簽下各個合作通路,透過點數的互相交換,也可以讓單一點數生態系無限擴大延伸。但是每一個點數平台總會希望自己的點數是最有價值,因此,在點數交換上,不見得會建立在公平交易的基礎上。例如:1 LINE Point = 1元現金;300 OpenPoint = 1元現金。但900 OpenPoint卻只能換到25 LINE Point,這就是一種點數貶值、匯率不好的概念。
然而,點數經濟演變至今,市場上越來越多的點數平台。像LINE Point的策略,是把自己當作賣點數的平台,讓各個通路加入,用LINE做為導流量的工具,吸引通路商買點數做行銷。另外,像PChome P Point剛開始就是只玩自己的電商平台,以點數交換的方式,讓點數具有落地成為現金的價值;而後Pi錢包的加入,則開始玩跟LINE Point一樣的遊戲。不管這些點數平台的發展策略和軌跡為何,最終都希望自己的點數具有落地成為現金的價值,因此,通路或應用場景的多寡,成為吸引消費者是否買單的重要條件。
但是,這是個弱肉強食的時代。點數平台為了吸引消費者使用,仍須祭出大量的點數回饋。比如說LINE Pay三不五時會出現特定通路10%甚至更高額的LINE Point點數回饋;Pi固定在某家便利超商有4.5% P Point回饋…等等。這些回饋其實高到不合理,但通路卻能配合,不外乎是點數平台有信心導入大量的流量,並說服通路掏出錢來參與行銷活動。
效益好不好,就不知道了。但對消費者而言,取得高額的回饋,就等於是多省一些錢。但對通路商而言,就有更多行銷費用的壓力,畢竟不可能是點數平台完全支援這些補貼活動,若要維持利潤的前提下,說不定微幅調高商品售價,會是通路商因應這些高額補貼行銷活動的變通方法。到最後,點數平台取得交易資料、靠著賣點數獲取利潤;通路商獲取流量、轉換為交易、並且調高產品售價以維持利潤;消費者以為自己得到高額補貼,可以多省一點,最後只是一個零和的遊戲,也沒省到多少。換言之,大家看似得到各自的好處,其實說穿了只是拿這個換那個的概念。
市場上這麼多點數平台,高額的回饋補貼搞這麼兇,每家平台的點數都有隱含的現金價值,儘管他不是貨幣,但說不定也會造成某種類型的通貨膨脹。如前段所言,發行點數是需要成本的,高額的回饋、表示背後要支出高額的行銷費用,若要維持通路的整體獲利,若是以調高商品價格來維持獲利,不就成了一種變形的通膨?或者,當點數流通量越來越大,在商品有限、且不能隨意調高商品售價的狀況下,為了回收點數,就必須以更高額的點數代價作為折抵,這也變成點數貶值的狀況。當點數經濟被玩得越來越兇的狀況下,不知道未來會不會發生這兩種狀況。好期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