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2022年信用卡市場的現象與趨勢

觀察 2021 年的信用卡發卡狀態、以及各發卡銀行對於卡片優惠權益的調整,在 2022 年裡將會延伸出幾個現象;而在發卡銀行的集體操作、以及消費者用卡行為的互為因果間,以往各家發卡銀行搶發神卡的現象也將停歇,消費者 ( 或持卡人 ) 最在意的高現金回饋率也將逐漸消失。一切都將回歸常軌, peace ! 首先,先來回顧 2021 年所觀察的現象與趨勢。 2021 年初的文章「 2021 信用卡市場權益優惠變動趨勢 」中,提出信用卡產業的 7 個現象與趨勢: 「低門檻頂級信用卡權益限制更多」、「免年費信用卡優惠越趨緊縮」、「正牌的行動支付聯名卡已經式微」、「現金回饋無腦卡將回歸市場目光」、「消費場景越切越細緻助長特定通路功能卡」、「飛行哩程卡更專注於國內消費回饋」、「開始朝向灌注 ESG 環境永續概念」等, 7 個現象與趨勢多有實現。整個產業與市場在歷經一年多的來的發酵,不僅是延伸去年的產業發展脈絡,消費者 ( 或持卡人 ) 也將因此重塑用卡行為。 尤其是在 2021 年即出現幾個現象:行動支付聯名卡的現金回饋率開始下修、指定消費場景越切越細、更多的高現金回饋率信用卡設定低消門檻。這幾個現象迫使著消費者 ( 或持卡人 ) 不得不重新檢視用卡行為,為老資格的無腦卡帶來勝出契機。 一、行動支付也成為回饋通路,行動支付聯名卡的存在感更為降低 以往,行動支付聯名卡 ( 尤其是街口或 LINE Point 相關 ) ,總是能給予更高現金回饋率、且回饋無上限、無條件,吸引消費者 ( 或持卡人 ) 申辦。但好日子總是不長久,從中信 LINE Pay 聯名卡的全通路 3% 無上限、一路下修到 1% ;聯邦賴點卡也同樣縮水、需要綁定聯邦銀行帳戶才得以有 2% 回饋 ( 若無綁定則僅剩 1.5%) ;街口聯名卡則設立了低消門檻、限定消費日才得以取得高額現金回饋;富邦 J/JU 卡則是少數為時綁定 LINE Pay 消費 3% 。 但同時,許多銀行卡 ( 非行動支付聯名卡 ) 也將行動支付視為一種回饋通路,例如玉山 U Bear 卡將行動掃碼支付視為網購通路 (3%) 、以及即將殞落的匯豐匯鑽卡特別將街口支付列為回饋通路 (3%) ;甚至是許多以消費通路場景作為回饋認定的信用卡,透過行動支付 ( 不論是掃碼或感應 ) 同樣給予高回饋 ( 通常是 3%) ,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