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店】一般旅館同樣看到產業曙光,但是進入L型谷底、還是等待U型反轉呢?


最近從觀光局的台灣旅宿網下載2018年下半年各月份的「(可以直接點擊連結到下載位置)。為什麼現在才下載呢?最主要是因為各縣市一般旅館業者的填答狀況普遍不夠即時,長期觀察下來,要取得201812月份「品質良好」的營運報表,大概要半年後(也就是20195月或6)才能得到填報率超過9成以上統計報表。

根據旅館業管理規則,旅館業者應於每年1月底及7月底前,將前半年7月至12月及當年1月至6月之營月統計報表陳報地方主管機關。但由於並非強制性填報,填報率常需隔半年才會達到9成以上(也就是規定1月底完成前年7~12月的填報,會拖到56月才完成)。所以,我們大概都要半年後才能取得品質較優良的產業數據,來推敲半年前的各縣市一般旅館產業概況。

整體來說,2018年下半年台灣一般旅館產營收為411億元,較2018年上半年成長5%,較2017年同期成長持平(0.2%)22個縣市中,有16個縣市的營收較前半年及去年同期成長,縣市數量較2018上半年統計時來得多(只有7)。所以整體而言,有回到成長軌道的模樣。

截至2018/12,全台一般旅館3,354家,較半年前(2018/6)增加51家;供房16.3萬間,增加3,927間,增幅2.5%。新增一般旅館集中在台北市(23)、以及新北(3)/桃園(5)/台中(9)/台南(4)/宜蘭(5)。新進業者平均量體約77間房;新北(232)及台南(131)的量體較大;北(54)/(35)/(44)/(83) 則量體較小。有6縣市不再有新供給進入市場、3縣市共7家業者退出市場。相較於2018年上半年有7縣市20家業者退出市場,產業生態較為穩定。

我們用下圖來看一下台灣22縣市的一般旅館營業額,在2018上半年和2018下半年的年增率概況。

l 六都:大概只有桃園市仍深陷泥淖,其他五都在2018年的上下半年的營業額年增率都有正成長。
l 北部地區三縣市:基隆縣、新竹縣、新竹市的營收年增率儘管起伏很大,但皆有錄得正成長。
l 中部地區三縣市:南投縣同樣身陷泥淖;但苗栗縣及彰化縣則有正成長。
l 南部地區四縣市:只有嘉義市的狀況稍微樂觀;雲林縣、嘉義縣及屏東縣則仍然探不出頭,無法維持正成長。
l 東部地區三縣市:宜蘭縣、花蓮縣及台東縣在2018年下半年的營收年增率皆有正成長,但這應該是觀光局國旅暖冬補助所賜予,若把政策補貼的影響因素刪除,狀況應該也部會太好看。
l 離島地區三縣:澎湖縣、金門縣及連江縣則也有正成長的趨勢。


資料來源:觀光局台灣旅宿網
資料分析製圖:海森飽嗝

儘管目前看到產業狀態進入供給穩定(沒有大幅度的新供給)、產業營收恢復進入成長軌道,但整個產業的體質仍然脆弱。因為儘管2018年沒有大幅供給入市、但也沒有大幅退出市場的狀態;但未來卻仍然預期有新供給會進入市場。再者,有2018年第4季的暖冬補助、2019年第2季春遊補助,政策補助可望推動一般旅館營收恢復成長(至少不再衰退),但抽掉政策補助的力道,是否能讓一般旅館產業運作仍能維持樂觀,就會是很大的問號。而外籍客來台總人次在短期的未來也不會有大幅度的增長,且絕大多數縣市皆未受惠於政府觀光南向政策所導入的大量東南亞客源。因此,要說看到曙光,應該是肯定的!但要說產業要向上反轉,我倒是覺得還要再等等。因為感覺產業最糟的時刻尚未出現,現在應該只是在L型底部反覆彈跳(或說是箱型整理)吧!


【延伸閱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飯店】一個指標、四張圖,用RevPAR道盡台灣飯店業30年風雨興衰

【體驗】開眼界的飛往印度航班—國泰(CX)香港飛印度、印航(AI)國內線

【飯店】旅館營收管理的財務相關指標KPI